扬子晚报网6月19日讯 (通讯员 周建民 记者 王国柱) 只要麻风病人有需求,不管刮风还是下雨,他总是以最快的速度赶到;只要有时间,他就到麻风医院转转。41年来,他累计服务2000多次。近日,国网泰州市姜堰区供电公司溱潼供电所基层电工张卫东当选“中国好人”。6月18 日下午,由泰州市委宣传部、市文明办主办的 " 中国好人 " 张卫东发布会在姜堰举行。
今年59岁的张卫东家住姜堰渔业社,世世代代以打渔为生。渔业社离偏远的溱湖麻风病医院五六公里,张卫东从小跟着父母外出捕鱼捉虾,每次乘船经过溱湖麻风病医院,都好奇地问:" 这个偏僻的乡村田野,为什么会建医院?" 父母告诉他,这里住了好多麻风病人,麻风病易传染,感染者多肢体残疾、面目损毁。当地百姓谈 " 麻 " 色变,撑船种田都绕道而行。溱湖麻风病医院占地近千亩,像座与世隔绝的孤岛。
一天晚上,10 多岁的张卫东跟随放映师傅去溱湖麻风病医院放电影,第一次近距离看到了麻风病人,吓得直躲。师傅告诉他不要怕,这些病人早已康复,有的有家不能回,有的不愿意回家。他们同住被人遗忘的 " 麻风村 ",需要别人理解,更渴望有人常来看看他们。放电影期间,几位无腿的老人摇着轮椅过来求助,原来是宿舍的灯不亮了,请他们帮助修理。可放电影的师傅只会放电影不懂电,看到老人怅然离去的身影,张卫东决定要当一名电工。
1978 年,张卫东经师傅推荐,成了渔业社的村电工。上班第一天,他就背着工具包,利用休息时间走进麻风病医院,挨个宿舍的检查线路,更换坏的灯泡。临走时,几位病人留他吃饭,被张卫东婉言谢绝:" 以后我会常来的。" 就这样,张卫东与这里的麻风病人结下不解之缘。
1978 年冬的一天,天寒地冻,一名麻风病人的宿舍停电了,另外两位缺腿的老人很着急。那时没电话,院领导正准备派人去喊片区的专业电工,没想到张卫东背着电工包来了。原来,因为天冷,张卫东想到一些病人洗漱不便,就想来帮帮忙,正好顺便检查一下线路。随后,张卫东娴熟地打开包,掏出保险丝,夹断、绕线、连接、送电,三下五除二就恢复了光明。只要一有空,张卫东总喜欢到医院看看,和病人们聊聊天。多年来,张卫东只要有空就会到麻风病医院走走,看看病人们有什么需求。
据溱湖麻风病医院院长唐本东介绍,41 年来,院区院长换了一届又一届,唯有张卫东坚守着,始终如一的义务为院区修电。历届院长则接力为张卫东记录了服务的次数和人数,累计有 2000 多人次。